从电视剧《人生只如初见》谈清末民初的留日士官原型人物


来源:欧宝官网    发布时间:2025-08-09 16:33:58

  昨日网播电视剧《人生只如初见》迎来了大结局。这部电视剧五年前从前播出,因有美化清末宗社党领袖良弼及美化“鉴湖女侠”秋瑾的嫌疑,播出6集后被逼停播。后经多处修改,如将女主角和秋瑾区别开来,男主角有了儿子长大后参加了革新等,终究得以复播。本次播出后也争辩不断。

  这部电视剧傍边三位首要的男性人物梁乡、杨凯之和李人骏都是留日士官生,也都在清朝和民国替换过程中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幕。本文试论一下这三位人物的原型,并谈谈他们在清末和民国初年的作为。

  爱新觉罗·良弼,是清朝皇帝的远亲,远祖为努尔哈赤的异母弟巴雅喇。他与清朝皇室的联络,可比较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与汉朝皇室之根由,即刘裕乃刘邦异母弟楚元王刘交之后嗣。

  因努尔哈赤与自己的继母不好,巴雅喇在后金政权中位置并不高,他在皇太极执政时死去,直到顺治十年才被追封为多罗贝勒。

  巴雅喇第四子巩阿岱跟随摄政王多尔衮,被封为贝子。顺治八年多尔衮暴毙,巩阿岱被录用为议政大臣。九年,顺治帝清算多尔衮翅膀,巩阿岱与其弟锡翰被杀,两人的子孙被掠夺宗籍。

  嘉庆四年,清廷康复巩阿岱子孙的宗籍,赐红带子(觉罗),但身份仍低于黄带子(宗室)。

  榜首次战役期间,巩阿岱的后人伊里布是清廷重臣,他是良弼的曾祖父(据爱新觉罗宗谱,清史稿中记载为祖父)。1842年8月29日,伊里布等钦差代表清廷与英军统帅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公约》。之后,伊里布被录用为钦差大臣、广州将军,担任善后事宜。伊里布就任后,发现广州军民怀念林则徐,英人又多有强逼。1843年伊里布忧俱而死,身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敏。

  良弼1877年出世在成都满城,不久父亲死去,随母亲杭阿坦氏迁往荆州满城寓居。尽管有红带子的铁杆庄稼,但家境也不算宽余。

  电视剧傍边,梁乡是黄带子,比原型良弼身份高,并屡次称是摄政王多尔衮的子孙,但这个先人是从他的母亲那儿来的(她母亲仍是正白旗旗主)。因为爱新觉罗同姓间不通婚的规则,梁乡的外祖父不或许姓爱新觉罗,只或许是外祖母出自睿亲王府或其旁支的格格宗族,因而他与多尔衮的联络相对较远。且睿亲王府虽在乾隆时期复爵,但正白旗早已归属皇帝自领的上三旗,乾隆并未将旗主之位偿还睿亲王府,电视剧傍边的这一设定有待商讨。

  1899年,良弼自费到日本学习军事,入读士官校园的准备校园成城校园,这与电视剧梁乡作为庆王之子替身,公费留学的情节不符。

  彼时,日本陆军的最高学府陆军大学并不对我国人敞开,水兵相关校园对我国学生也有轻视,我国留学生大多入读培育士官生的日本陆军士官校园(下文简称陆士)。这些留日士官生一起组成了清末民初大名鼎鼎的士官系。

  湖广总督张之洞得知有原籍湖北的宗室子弟到日本学习军事,电告在日外交人员,将良弼列入1902年的第二期陆士入学名单,成为官费生。

  在此之前,清廷已向日本派出了榜首期陆士学员,湖北派出了电视剧中杨凯之的原型吴禄贞等,袁世凯操控的北洋系派出了李人骏原型之一的张绍曾等,旗人中则有清末重臣铁良。

  良弼在日本学习期间与吴禄贞、张绍曾以及二期的蓝天蔚等人交好。电视剧中梁乡与女革新党发生联络并有了私生子,实践中就没有这回事。

  良弼在日本的学习成绩只能说能够,并不能说鹤立鸡群。关于士官三杰的说法不一,有以为是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也有以为是吴禄贞以及后来三期的蒋百里、蔡锷,尚存其他多种观念。但不论哪种说法良弼都不在其间。良弼在清末官运亨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红带子的显贵身份,可是,因为与清帝血缘联络的疏远,他一直未能跻身权利中心,只能沦为那些碌碌无能的王公大臣们的辅佐。

  1903年,良弼回国,历任练兵处军学司监督、副使、司长等职。其间在1905年参加河南彰德新军会操,任北军审判长。

  1908年12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逝世后,摄政王载沣为了操控袁世凯的北洋实力,决议组成禁卫军。禁卫军从陆军榜首镇(首要是八旗子弟组成,尽管排名是榜首,但在开端的北洋六镇中战力最差)抽调主干,战士首要的八旗子弟,原方案编练一个军、两镇(民国后改称师)、四协(民国后改称旅),但到清朝覆亡,仅编练了一个镇。禁卫军大臣被载沣交给了自己的亲弟弟郡王载涛。但载涛实践上啥都不明白,工作都是良弼(禁卫军榜首协统领,下一任禁卫军练习大臣)在做,良弼成了载涛的“谋主”。

  1909年7月,清廷模仿日本参谋本部的形式建立了军谘府,以统筹全国陆水兵事宜。军谘府的建立是依据良弼等人的建议,其功能包含拟案奏请皇帝关于国防用兵的悉数指令和方案。军谘大臣由亲王、郡王等担任,但实践权利由良弼掌控,他不只担任禁卫军的办理和练习,还实践主导了军谘府的运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迸发,良弼既对立重用袁世凯,又对立革新,但他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

  11月1日,清廷无法向袁世凯退让,录用其为内阁总理大臣,独揽大权,摄政王载沣则黯然退位。袁世凯调冯国璋任禁卫军统制,良弼被夺去统领禁卫军的实权。

  12月,良弼改任军谘府军谘使,兼镶白旗汉军副都统(正二品),这其实便是虚职。

  12月28日,南北议和真实开端发动,革新党提出以清帝退位交换袁世凯出任民国大总统。

  1月19日,宗社党发布宣言,建议免除袁世凯,组成战时皇族内阁,由铁良任总司令,组织忠于清室的戎行与革新军决战。

  1月26日,良弼在家门口,被革新党人彭家珍抛掷炸弹,炸伤左腿。虽经截肢手术,但于1月29日终伤重身亡。临死前,良弼称:“炸我者,英豪也。我死,大清遂亡!”

  良弼被刺同日,在与南边革新军作战的段祺瑞等42名将领(后增加到50名)联名通电要求清廷立定共和政体,否则将撤兵回京兵谏。

  2月1日,清廷仅按副都统阵亡之例对良弼进行抚恤。此举令人慨叹,清廷对这位死国的忠臣竟无更多表明,既无追晋之荣,亦无谥号之赐,实为挖苦。可是,那位大举卖官鬻爵的庆亲王奕劻与大学士那桐(其时被人们戏称为庆那公司),竟在民国年间凭仗巨额财富安定度过了余生。

  良弼个人品德不错,比电视剧中的梁乡强得多,身后家无余财。他留下的三个女儿,在友人的大方赞助下,才得以顺畅出嫁,而他膝下并无儿子。

  吴禄贞,1880年3月6日出世于湖北省云梦,比良弼小三岁。吴家世代书香,1895年现已考中秀才的吴禄贞因父亲逝世家道中落被逼进工厂做了童工。恰逢湖广总督张之洞广招新兵之际,吴禄贞决然前往应试,并凭仗其才调赢得了张之洞的欣赏。

  1898年,被张之洞遴派到日本留学,先入读成城校园,1901年进入陆士马队科进修,为陆士榜首期。

  留日初期,吴禄贞与革新党领袖孙中山、立宪党领袖梁启超都有联络,还没有彻底倾向革新党。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挟制光绪帝流亡西安。唐才常等人组织自立军,目的起兵勤王,突击西安解救光绪帝,原方案在汉口汉阳、安庆、大通、江西、湖南等地起义,但因经费问题,终究只要在大通成功举义。

  大通是长江上的一个江心洲(今铜陵市市郊大通镇和悦洲)。清朝时期,大通区域建立了厘金局及楚西检局,作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的盐税征收组织,加之该地水产资源丰富,尤以鱼盐著称,一度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被誉为安徽的四大商埠之一。抗日战役时大通式微,今大通镇治所现已不在和悦洲,迁往长江南岸。

  吴禄贞受孙中山差遣隐秘回国,与秦力山一起被录用为自立军前军统领,并指挥了大通起义。8月9日上午,几百名前军将士在桐城县江边集合宰牲祭旗,粘贴告示,随后搭船顺江而下,直扑大通。应战的清军大通水师中有四艘炮船反戈,掉转炮口,轰炸督销局,厘金局,清参将张华照投江自杀。自立军很快就占领了大通全境。一时间,青阳、和平、南陵一带的会党也纷繁起义呼应。

  因其时安徽首府在安庆,和大通间隔不远,第二日安徽巡抚就派重兵前来。因军力不继,自立军退出大通。之后,自立军又与清军在铜陵横港、杨家山、汀家洲以及南陵县境内激战,前后共对峙了七昼夜,终因弹尽力竭,寡不敌众而失利。自立军共阵亡700余人,多名领袖被俘遇害,吴禄贞扮装走脱回到日本。

  之后,自立军领袖唐才常等在武汉英租界被张之洞捕杀。张之洞闻吴禄贞亦投身自立军起义,遂发通缉令,然终无所获。

  剧中述1900年,17岁革新党人杨凯之幸运逃脱刑场,梁乡亦在场,然此与前史记载不符。吴禄贞虽为自立军起义领袖,却未被捉拿,彼时良弼已身在日本。

  1903年冬,吴禄贞曾与黄兴谋划在湖南举义,成果收到了老友良弼的进京任职约请。

  1904年5月,吴禄贞被派署理练兵处军学司练习科马队监督(即科长),1905年8月实授,是良弼的部属。

  1907年,袁世凯的“谋主”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吴禄贞随行,任军事参议。徐世昌收编东三省胡匪张作霖等人,吴禄贞也起了不小的效果。

  同年,吴禄贞与宋教仁、蓝天蔚、张绍曾、徐镜心等,会同在奉天省(今辽宁省)内的同盟会员,建立了我国革新同盟会北方部辽东支部。

  清朝前中期将东北视为龙兴之地,不允许外人进入。1861年后,东北边禁废弃,有了闯关东之说。19世纪七八十年代,朝鲜大旱,大批朝鲜大众涌入延吉厅(今延边州)一带开荒,并成为延边朝鲜族的先人。

  日本吞并朝鲜后,又将目光瞄准了我国东北,他们托言两国界河图门江中沙洲位置不决,弄出了个“间岛”问题,后来又将“间岛”面积大幅度扩展。日人在延吉厅划定了会宁“间岛”、钟城“间岛”、茂山“间岛”等五区,又在局子街、头道沟等要地设宪兵分遣所14个,操控面积超1000平方千米。日人甚至有悉数吞并延吉厅(今延吉、珲春、和龙、汪清、安图等地)建立“间岛省”的方案。

  1907年9月,吴禄贞任延吉边务帮办,他一面组织测绘地图,一面联合当地金矿主、胡匪韩登举等,对日方枕戈待旦。日军指挥官斋藤季治郎中佐曾是吴禄贞在陆士的教师,他感叹道“我国尚有人,如吴禄贞,不可欺也”。

  1908年11月,吴禄贞回京不久,日人又开端制造纠纷,清廷再次调吴禄贞前往延吉。吴禄贞带领部下,“跋涉山川,穷极边塞”,历时73天,纵横2600多里,查询了边区的山水寨子,终究绘成《延吉边务专图》,并编撰了10万字的《延吉边务陈述》。吴禄贞所制作的《延吉边务专图》和编撰的《延吉边务陈述》,成为了中方在后续商洽中非常有力的重要依据。

  1909年5月,吴禄贞升任延吉边务督办、陆军协都统。 9月4日,《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在北京签定。清政府依据吴禄贞查询的边务陈述和他起草的长达万余字的《逐节申辩节减》,坚持了中韩以图们江为界河的前史事实,逐条驳斥了日本的无理要求,成功地处理了“间岛”问题,确认了延吉厅为我国疆域,保卫了国家主权和疆域完整。

  一起在“间岛”问题做出奉献的还有革新党人宋教仁(伪装成日本人取道朝鲜进入“间岛”区域查询,警示我国现已丢掉了疆土)、柏文蔚(时为吴禄贞部下,扮装进入汉城购得《大东舆地图》,证明了“间岛”区域及长白山是我国固有疆域,辛亥革新时为安徽都督)等。

  吴禄贞向同盟会员黄恺元借了二万两银子,送给庆王奕劻,追求出任一省巡抚。因摄政王载沣目的操控袁世凯,吴禄贞于1910年12月23日被录用陆军第六镇统制。

  北洋三杰中的两位段祺瑞与王士珍从前出任过陆军第六镇的统制,为袁世凯北洋军中心武力之一。其时第六镇下辖第11协和第12协,协统分别是李纯、周符麟。其间周符麟,生于1855年,较吴禄贞年长25载,于1900年因护驾慈禧太后有功,被戏称为“干殿下”。吴禄贞和周符麟为部队的操控权剧烈抵触,吴禄贞将周符麟免职,但接任的协统仍是北洋白叟吴鸿昌。可是,吴禄贞欲调整第六镇人事的组织,却遭陆军大臣荫昌阻遏,无法之下,只得退居北京。

  10月14日,第六镇第11协被调赴湖北,革新。吴禄贞曾恳求随军南下,拟在前方倒戈,但为荫昌所回绝,未能成行。所以吴禄贞便前往保定把握第12协。

  10月29日,驻守滦州的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等人通电,强烈要求清廷立宪,吊销皇族特权,假使不从,则施行兵谏。清廷派吴禄贞前往宣慰,吴禄贞和张绍曾谈判,准备联合山西阎锡山、东北蓝天蔚以武力推翻清廷。

  此刻,清廷命令吴禄贞带领第12协前往山西革新,但吴禄贞现已与阎锡山约好联手。

  11月2日,吴禄贞在石家庄火车站截留了北洋军运往湖北前哨的军械,并电奏清廷,要求命令休战,北洋军退出汉口,严惩纵兵燃烧汉口的军官。

  11月6日晚,吴禄贞在石家庄火车站招集第六镇中级以上军官会议,揭露宣告了来日起义的方案,当场遭到了对立。此刻,山西军现已抵达石家庄邻近。

  11月7日清晨,第六镇马队营长兼保镳队长马蕙田(第六镇白叟)闯入吴禄贞的办公室,向其开枪射击,参谋长张世膺、副官长周维桢一起罹难,马蕙田趁乱割下吴禄贞的首级。第六镇军心大乱,战士很多流亡。

  11月7日天亮后,山西军将截留的军械和吴禄贞的尸身同时装上火车,匆促撤回太原。

  吴禄贞遭保镳队长暗算,据传是因为马蕙田收受了2万银元的贿赂。但终究主谋是谁,至今仍不清楚。

  袁世凯方面得利最大,袁世凯曾称吴禄贞切断前哨军械补给并方案突击北洋军前哨基地、袁世凯的老巢彰德,其在第六镇旧部依据义愤杀吴。

  详细施行人也说法纷纭:有第六镇前统制段祺瑞经过其时在第六镇任职的“谋主”徐树铮履行的;有第12协前协统周符麟买凶杀人,吴禄贞身后,周符麟复任第12协协统;有说袁世凯的亲信赵秉钧(袁世凯当总统时,赵秉钧担任国务总理,为宋教仁遇刺案最大嫌疑人)其时在石家庄。

  电视剧中的李人骏身世北洋,和梁乡、杨凯之是陆士同学,杨凯之将第12协协统免职后,李人骏接任第12协协统,并涉嫌谋杀了杨凯之。依照李人骏的性情,进入民国后一定会混得风生水起。

  李人骏原型或许是张绍曾、徐树铮、李纯的综合体,这三位均是北洋军阀的大人物。

  张绍曾与良弼、吴禄贞是陆士同学,1879年出世,士官三杰之一,为北洋袁世凯遴派。

  回国后,张绍曾先后担任第二镇第五标帮统、北洋督练公所参谋总办、第五镇正参领官以及炮兵第五标标统等职务。1907年,跟随徐世昌,与吴禄贞、蓝天蔚一起到东北任职,在东北时遭到吴禄贞影响,成为革新党人。

  1911年,武昌起义迸发时,张绍曾是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与吴禄贞联络准备叛乱,吴禄贞被暗算后,张绍曾离任。但其部下仍是在滦州发动了起义,成果被,原部属冯玉祥幸逃一死。

  民国建立后,张绍曾历任长江宣抚使、绥远将军、陆军练习总监、参谋等职。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张绍曾策划冯玉祥讨逆,但段祺瑞以为他与黎元洪走得近,反而免去了其陆军练习总监的职务。

  1920年,新直系掀翻了皖系,徐世昌下野,黎元洪复位大总统。张绍曾因与新直系领袖曹锟是把兄弟,与新直系大佬吴佩孚、冯玉祥是儿女亲家(张女嫁吴子、张子娶冯女),担任了三届北洋政府陆军总长的职务。

  1923年,张绍曾出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因张绍曾建议南北议和,且与急于贿选大总统的曹锟定见不合,被逼下野,退居天津。

  张绍曾虽已下野,但仍心系政局,不时与蒋介石、冯玉祥等政坛要人坚持密切联络。彼时,北方的实践掌控者张作霖,因惧怕张绍曾私自帮忙北伐军,便于1928年3月21日密令手下对张绍曾施行暗算。张绍曾遭枪击,身中三弹,来日清晨死去。

  1901年,徐树铮到山东投军,遇到段祺瑞,得其欣赏,从此成为段祺瑞的“谋主”。

  1905年,徐树铮在段祺瑞的支持下,东渡日本,他先在准备校园振武校园(蒋介石也在这所校园学习过,但未能进入陆士),三年后进入陆士步卒科第7期,1910年学成回国。此刻,吴禄贞和良弼等人早已回国,登上高位了。

  学成归国的徐树铮,被分配至第六镇任职,而彼时,吴禄贞已升任该镇统制。有材料说,吴禄贞是被徐树铮为段祺瑞策划暗算的。

  袁世凯身后,段祺瑞成为皖系军阀的领袖,长时间担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实践操控北洋政府,作为其“谋主”的徐树铮,是皖系实践上的第二号人物。徐树铮掀起府院之争,怂恿张勋复辟,策划段祺瑞再造共和,大总统黎元洪黯然下野;旧直系领袖冯国璋署理大总统后,在徐树铮策划排挤下,目的出走到老巢南京,成果专列被截停,卫队师被缴械收编,冯国璋被逼下野后郁闷而死;之后,北洋元老徐世昌中选大总统,也成为段祺瑞和徐树铮的提线木偶。

  1920年7月,以曹锟为领袖的新直系直接掀桌,皖系军阀打不过吴佩孚,段祺瑞和徐树铮被逼下野。

  1925年12月30日清晨2时许,徐树铮被有宿怨的冯玉祥组织部下在廊坊火车站拖下专列后枪杀。

  李纯,1874年出世,比吴禄贞大六岁。他不是陆士身世,结业于北洋武备学堂,长时间跟随冯国璋,是其得力助手。

  吴禄贞任第六镇统制时,李纯是部属第11协协统。吴禄贞1911年11月7日清晨被暗算时,李纯不在现场,在湖北前哨,为占领汉口出了大力。但李纯或许预知吴禄贞的遭受,在吴禄贞被害后,11月7日就继任第六镇统制。民国下一任改名后的第六师师长。

  二次革新的风云变幻中,李纯力挫革新党骁将江西都督李烈钧,继而稳坐江西督军之位。

  冯国璋署理大总统后,将老巢南京交给李纯,李纯转任江苏督军,他一直是直系的大将,从来对立皖系段祺瑞和徐树铮。

  北洋政府发布的查询结论是自冯国璋谢世后,李纯整天闷闷不乐,终至灰心丧气,挑选了自我了断。

  还有一说,李纯的姨太太与护兵(马弁)私自勾通,设下毒计,致使李纯命丧鬼域。更有说是其部下师长兼省长齐燮元暗算了老上司李纯,并当即接任江苏督军。

  观之《人生只如初见》中的几位男性人物及其前史原型,皆落得个苍凉下场,不由令人唏嘘不已,慨叹万千。

  复原前史的本相,好文。电视剧虽做了一些改编,可是全体来说是比较尊重前史的。仅有美中不足的是前史上的吴禄贞一脸威武之气,剧中的杨凯之则是个契合现代美学的不成熟的小白脸形象,至少后期应该给他脸上加点儿胡子吧

  这篇材料详实,态度不偏不倚,确属好文[比心],《人生若如初见》中的编剧瞎改,人设前后不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