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全省水库泵站联手为农田输水解渴


来源:欧宝官网    发布时间:2025-08-09 16:31:46

  1961年以来最热的七月刚刚曩昔,晴热气候仍在持续,8月的农田又迎来用水量顶峰期——现在正值水稻孕穗扬花、夏玉米抽雄吐丝、大豆开花结荚,三大秋粮作物都处在产值构成的要害节点。

  气温上升、来水削减、用水顶峰“三期”叠加,面临区域性、季节性干旱应战,怎么防备应对高温旱情?

  近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省水利厅了解到,全省正强化联动调控引江济汉工程、漳河水库、王英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科学施行跨区域水资源调剂,全力保证乡镇和村庄居民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及时水来了!700亩水稻收成保住了!”8月4日,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陈祠村栽培大户张雄辉看到中稻喝饱水,眉眼舒展。

  7月以来,咸安区持续高温少雨,堰塘灌溉用水紧急。8月1日,当地经过三库联合调度——四门楼水库开闸放水、和谐借用王英水库水资源、合理调度南川水库,为全区20余万亩稻田“解渴”。

  地跨荆州、荆门、宜昌三市的漳河水库灌区是全省最大灌区,8月6日8时,漳河水库将灌溉流量增加到45.67立方米/秒,明澈透亮的漳河水沿着途径流向灌区深处。

  “各干渠进水闸悉数敞开放水,全力保证粮食生产。”省漳河工程管理局相关担任的人介绍,灌区7月降雨量较多年平均偏少多半,土壤保墒缺乏,7月15日发动本年第二轮灌溉以来,已为灌区农田输水4700万立方米。

  泵站内机器轰鸣,机组高速工作。8月7日8时,长江水正经过引江济汉工程途径,流向汉江、长湖及东荆河流域,为沿线居民生活、农田灌溉供给水源。

  据统计,引江济汉工程自7月以来共从长江引水14.37亿立方米,其间向汉江补水11.03亿立方米,相当于9个东湖的水量,成为江汉平原旱情中的“输水大动脉”。

  襄阳市襄州区是农业大区,本年7月至今降雨量缺乏终年四成,当地水利部门敞开1677眼机井,调用9800台水泵施行轮灌,经过鄂北水资源装备工程跨区域调水,结合人工增雨作业,已完结159.7万亩秋粮作物和44万亩秋季油料作物的农田精准灌溉。

  记者从省水利厅了解到,到8月5日,全省共有1640座水库开闸保供水和灌溉,近200座涵闸、泵站引提外江水抗旱,全省累计启用机电井5万眼、机动抗旱设备33.5万台(套)。

  “比从前人工灌溉节水超越30%。”8月5日,襄阳市襄州区水稻技能集成示范区的水稻田间,水光粼粼,稻秆挺立,种粮大户白建锋介绍用上智能水阀完成精准灌溉后的改变。

  “让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白建锋介绍,水省下来了,田也灌溉得更及时、更到位了。

  襄州区水利和湖泊局相关担任的人介绍,当地经过“工程调水+科技节水+人工增雨”组合拳,竭尽全力守好鄂北“粮仓”墒情底线。

  “每天巡查途径超越20公里,发现漏水点当即抢修。”8月6日,在孝感市孝昌县的田间地头,抗旱护水小分队正在巡渠。

  面临高温干旱气候,孝昌县水利部门统筹徐家河、芳畈、观音岩等水库水源,并依托陆山、白沙等泵站提水灌溉,到现在累计分配灌溉用水2800万立方米,为43.5万亩水稻“解渴”。为防止水资源糟蹋,此次输水抗旱期间,当地党员干部特意组成抗旱护水小分队,24小时轮班巡查途径。此外,孝昌县还安排农技专家深化田间,辅导农户节水灌溉、掩盖保墒。

  眼下正值七下八上防汛要害期,依据长江委最新猜测,当时长江流域汛情平稳,来水持续偏枯,长江中下游及两湖控制站水位较前史同期偏低3.8米至4.8米,估计长江中下游及两湖水位仍将持续衰退,后期抗旱压力大。

  省水利厅相关担任的人介绍,8月9日至13日,长江流域自北向南有一次中雨、局地大雨的降雨进程,已要求各地在保证防洪安全前提下,科学蓄水保水。一起要求各地持续坚持蓄雨水、引外水、存库水战略,加强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江湖库统筹,全力保证人饮安全和灌溉用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通讯员 李颖 张峰 胡剑芳 实习生 汪欣如)

  气温上升、来水削减、用水量顶峰“三期”叠加,面临区域性、季节性干旱应战,湖北怎么防备应对高温旱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