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茂县民兵带领同乡建造西红柿栽培基地
来源:欧宝官网 发布时间:2025-10-17 17:13:47
金秋的川西北高原,阳光穿透云层,洒向羌山深处的茂县土门镇建造村。西红柿栽培基地里,红玛瑙般的果实压弯了藤蔓,20余名乡民挎着竹篮络绎其间。人群中,几抹跃动的“迷彩绿”分外夺目,民兵排长卞思忠正带领队员与同乡们一起劳动。
“滴灌带往左移30厘米,对准苗根……”早上7点,卞思忠的指令声已回响在田间。这位身兼“民兵排长”与“致富带头人”的羌族汉子,正指挥民兵主干铺设新一批滴灌管道。年头基地筹建时,正是这支部队扛起了最艰巨的使命:严寒的冬雨和寒风中,民兵们接连奋战3天,在坡地上平整出6亩梯田;为抢农时,他们肩扛钢架步行上山,膀子磨出血泡也不停歇。
5月春旱突袭,拇指大的幼果面对干枯。清晨3点,镇武装部集结民兵们打着手电赶赴3公里外的山涧,用水桶接力运水,天亮时,总算把蓄水池蓄满。民兵杨斌回想,当清水汩汩流入干裂的土地,同乡们的眼眶湿润了。
现在,在西红柿栽培基地务工的23名乡民中,9人是民兵。“温度28.5℃,湿度70%,契合熊蜂授粉条件……”在挂着“民兵科技岗”标牌的第3号棚区,民兵雷志文正手把手教乡民怎么样去运用手机APP实时监控大棚状况。
基地内,民兵们的责任区不仅是教育讲堂,更是“科技示范田”。卞思亮改造滴灌喷头,使节水率提升至40%;女民兵彭富花实验黄板防虫法,农药运用量削减一半;卞思忠规划出可升降藤架,让采摘功率倍增……在民兵推进下,基地树立全流程品控系统,每筐西红柿贴有溯源二维码,客户扫码即可检查西红柿成长日志。“我们的西红柿卖到了成都的超市,价格比一般种类高3成。”民兵任泽席指着“民兵科技示范户”奖牌,乌黑的脸上满是骄傲。
“弯道减速,货箱篷布扎紧!”丰盈季,民兵巡逻队的红袖标在村道上分外夺目,他们还组成交通引导组,在险恶的“九道拐”设岗值守。针对鲜果运送时效要求,镇武装部还专门组成民兵应急运送分队,5辆贴有“民兵助农专车”标识的卡车随时待命。
一年夏天,暴雨冲垮通往都江堰的路途,民兵运送队绕行百余公里,按时将500箱鲜果送抵超市。“‘迷彩绿’便是信誉确保!”收买商在感谢信中写道。
“迷彩绿”托起“致富红”。一辆辆满载蔬果的卡车跋山涉水,驶向山外,高原寨子的乡民们又有了新的期盼。


